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然而他又继承了唐高宗的记忆,脑中又多了一份唐高宗对褚遂良的印象。
这份印象十分强烈,因为唐高宗非常厌恶褚遂良。
这不仅是因为褚遂良反对废王立武,还因他为人刻板,不懂变通。
唐高宗刚登基时,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两人都是顾命大臣,朝政诏书,基本由两人一合计,就拍板决定了。
唐高宗只需像只小鸡一样,点脑袋就行。
长孙无忌毕竟是唐高宗舅舅,两人多了一层亲情关系,而且长孙无忌情商高,会说话,不会特别让唐高宗难堪。
褚遂良就不同了,他说话直来直往,从不考虑唐高宗面子。
而且他总喜欢将太宗皇帝挂在嘴边,经常说若是太宗皇帝在时,会怎样怎样云云……
唐高宗外柔内刚,外软内狠,被褚遂良总当小孩一样训斥,心中早已憋足了怒火。
他对褚遂良十分痛恨,却顾忌着长孙无忌等关陇贵族的势力,才没有发作,暗中隐忍着,直到废王立武时才爆发。
这两份印象在李治脑海中形成鲜明的对比。
他现在并非唐高宗,对褚遂良并无太深的厌恶情绪。
不过多了这些记忆,就像看了一场电影,对褚遂良观感多多少少还是降了一些。
无论观感如何,他现在都不会召回褚遂良,否则世家贵族再次坐大,自己这个皇帝又将不能自主。
他正琢磨着怎么拒绝韩瑷的上奏时,有人抢先开口了。
「微臣倒是听说,褚遂良被贬到潭州后,作了几首诗,颇有对朝廷怨愤之意,如此不知悔改,怎能召回?」
说话之人面带微笑,是中书侍郎李义府。
李义府这个人很有意思,废王立武前,他其实根本不敢得罪长孙无忌丶褚遂良集团。
当时满朝文武,也只有许敬宗丶李绩等老臣,勉强敢出面支持唐高宗废王立武。
不过李义府这个人也很圆滑。
他虽不明确支持,却跟许敬宗的女婿王德俭走的很近。
结果就因此事,长孙无忌便施展铁腕手段,想将他贬出长安。
李义府自然恼怒了,在王德俭的劝说下,连夜找上唐高宗,表明自己支持废王立武。
当时李义府虽还只是个五品中书舍人,但这个职位很重要,负责起草制诰,中书省一切政令运转,他都一清二楚。
有这么一个人在中书省,官员们就很糊弄皇帝了。
所以李义府来投,唐高宗非常欢喜。
他扣下贬李义府出长安的诰书,保住了他的官职。
后来废王立武的诰书,便是李义府亲手写下,可谓功劳极大。
而且从唐高宗记忆来看,李义府出身寒门,凭着勤学苦读,得到李大亮赏识,把他举荐给李世民。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