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虽然大清自康熙帝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政策,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
税赋制度以来,赋税与人口也就没关系了。
但蛮夷自古一向戒备汉人和朝廷,瞒报人口已成习惯。
蛮夷到底多少人,没有个统计,只有改土归流时候有个底册,然后隔几年让平地瑶保长大致报个数据。
防城县要是想让蛮夷躬身配合撸人头下山充当团练,约摸没个八九百的兵力上山也无法做到。
师爷崔永禄说:“为今之计,只有压迫平地瑶保长,让其去交涉山瑶,引山瑶人头下山。
若平地瑶办不成,便详细丈量其开辟的田地,让其补上历年税赋,总不成平地瑶还能再上十万大山化为山瑶来逃避。”
“平地瑶虽下山已久,但开辟耕地都系梯田,产量不高,生活困苦,团练钱粮负担估计支撑不起。”
“山瑶刀耕火种,打猎为生,手中自有武器,也不宜加强其武装,武器一项则由山瑶自带,任其横刀或者弓箭,还是竹矛,因陋就简。
汉人士绅不出人头的,可勒令出银两,团练需统一服装,山瑶和壮人至少每人一件印字短襟标记身份。”
清朝的师爷负责办理司法诉讼事务,包括命案、奸情、斗殴、偷盗等各类刑事案件的查勘、集审、听讼、拟刑等,“非官而操官之权,笔墨之间,动关生死,为善易,为恶亦易”
。
所以说别看没有品级的师爷,大多数都是人才、人精。
李九章从老家带来的师爷、长随个个都有绍兴人的精明。
要论出起主意来,有时候李九章根本不如他们老道奸猾。
师爷崔永禄这一发言,把前前后后,平地瑶、山瑶,包括汉人乡绅都算计进去了。
既然被李九章叫来议事,加之私下关系极好,周玉岫也不能打花枪,想脱掉责任让李九章一个人扛。
所以,他考虑考虑,也出了主意。
周玉岫说:“山瑶向来是看不起平地瑶也离不了平地瑶,也不能让平地瑶空手上山,不然,平地瑶也制约不了山瑶。”
“山瑶隐瞒人口说明还是怕被官府登记人口,他怕什么我们弄什么。
让平地瑶上山登记人口,让他们去和山瑶讨价还价,只要把人带下山就好。”
李九章思考了一下说:“这个登记蛮夷人口的数量还要控制,要是一下登记多了,户部那边问下来,总不成解释前任、前前任没有登记,岂不是恶了他们。”
“回过头来,他们再拿蛮夷组织团练的事再来恶了我们,就不好了。”
周玉岫又出主意说:“等团练成立,汉人的团练放在县东巡逻操练,县东都是汉人居住区域,山瑶巡逻操练容易和汉人发生矛盾。”
“山瑶团练放在江平江以西没人的地方巡逻,这样,即使上面下来查看,西边的团练来不及召集,他们也看不到山瑶。”
“壮人就放在最西边,沿着北仑河一带到东兴配合巡检司巡逻。
若上面来人执意要看,也能召集,都有带字的短襟统一穿着,也不算是作假。”
“江平江以西都是撂荒的坡地居多,只有一些平地瑶,让山瑶在那边折腾也不怕出什么事,县府也落个眼不见心不烦。”
周玉岫这个主意把前前后后都想到了,也是蛮周全的,顺便也给自己巡检司谋了个私,让未来的壮族团练给巡检司打下手。
“周大人此计甚妙。”
李九章哈哈大笑,集众人智慧,难题也有了化解思路。
“好好过个年,年一过,崔师爷就召集瑶人和壮人保长开会,争取二月二团练能成,我也好复信给提督大人。”
大家伙儿商议一番,便把在蛮夷中抽人筹建团练的事情给定了下来。
:()十万大山:1840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