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次亲征赵光义从开封带出了十万由赵匡胤亲手调教出来并且已经养精蓄锐快三年的禁军作为他的保镖,侍卫马军都虞候米信、侍卫步军都虞候田重进任行营指挥使统领全军。
为保绝对的必胜,也为了打出如曹彬所言的摧枯拉朽之势,赵光义再又先后数次下诏征调河南、河北、山东、甚至是陕西京兆府(今陕西西安)的共计数十州的军队一起向太原进发,这几乎就是征召了黄河两岸的所有宋朝军队一同参战。
一时间,整个中原地区都随处可见一队又一队的宋军如饿虎扑食一般地向太原方向急速开进。
三月,赵光义的亲征大军到达镇州(今河北正定县)。
在这里,赵光义做了一件至少让我个人非常费解的事,他在这里整整停留了四十二天。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镇州临时性地当了一回宋朝的首都,从全国各州汇聚而来的需要由皇帝陛下亲自批示的公文以及前方的战报都经由驿马飞速传送至这里。
也就是在这个地方,赵光义不断地向前方负责清扫太原外围的宋军发出攻击指令:命郢州刺史尹勋攻隆州,命镇州马步军都监齐廷琛、洛苑副使侯美分兵攻盂县,命六宅使侯继隆攻沁州,合门祗侯王僎攻汾州,命淄州刺史王贵攻沁州,府州知州折御卿、监军尹宪分兵攻岚州。
在宋军强大的军力和攻势面前,北汉的各地守军根本无法抵抗这些如潮水一般向他们扑来的宋军,宋军真的做到了以摧枯拉朽的磅礴之气在北汉境内对敌呈席卷之势。
北汉皇帝刘继元本来还想让各地守军抵挡一阵,但见形势如此惨不忍睹,他只能下令太原周边的军队有几个算几个赶紧躲到太原城里来喘口气,他要在城墙上跟赵光义的这帮气焰嚣张的大兵们一决雌雄。
好了,我们现在来看宋军的兵力部署:郭进领兵于石岭关负责打援,潘美率领主攻军团猛攻太原,其他各路的宋军则是分别攻击太原外围的北汉各个州县,赵光义本人率领的十万禁军驻扎在镇州总揽全局。
那么问题就来了,赵光义为何要停留在镇州这个地方并且前后总共待了四十二天呢?翻开地图,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镇州所处位置的微妙性,在这个地方赵光义的十万大军向西可威慑太原,向北则可震慑辽国的幽州。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赵光义的亲征大军在这个时候充当了一个总预备队的角色。
不过,这种说法其实有些勉强,攻打太原其实真的没必要让赵光义亲自上阵,他之所以要赖在这个地方不动窝其实是因为他另有目的。
之前我一直想把赵光义心里可能存在的那个疯狂的计划尽可能地往后拖一会儿再说,可现在如果不说就无法为他驻跸镇州的行为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他的那个疯狂的计划就是他这次亲征不但要灭了北汉,而且还要北上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简而言之,他这次要一口吃成个大胖子。
他之所以在镇州待了四十二天并非他的本意,也并非是镇州这个地方有多么的令人流连忘返,而是因为在他的原计划里太原应该在短时间里就被攻下来,然后他将命令攻陷太原的潘美带着大军从北面一路平推尽夺太行山以西的山后九州(燕云十六州太行山以西有九州,以东有七州),而他自己的十万大军则负责从镇州出发攻掠山前七州,然后两路大军最终在幽州城下胜利会师再一举攻陷幽州。
当然,上述所言只是我个人结合后面的史实以及后来的雍熙北伐所做出的分析。
我前面说过赵光义的骨子是一个具有很强赌徒性格的人,而且他也热衷于在赌桌上一把梭哈,要么赢肥,要么输死。
这次他带着几乎是宋朝的倾国之兵北上绝对不是为了要消灭一个小小的北汉,从一开始他就决定要实施那个潜藏在他心中多年的堪称壮丽无比的梦想——他要通过一场超级战役的胜利从而让自己成为又一位千古一帝!
惜哉!
如果赵光义后来真的做成了这件事,那么毫无疑问他将是宋朝历史上最为伟大的皇帝,他的哥哥在他面前也得相形见绌,他的那些被后人所诟病甚至是谴责和谩骂的破事也将被他神圣的光辉所掩盖,正如后世的人提到李世民首先想到的指定是贞观之治或是灭亡东突厥,而不是什么玄武门之变或收揽弟媳。
遗憾的是,赵光义的如意算盘从一开始就没有打利索。
潘美等人围着太原打了两个多月也没能攻下太原,于是乎赵光义这才不得不改变计划亲自带着大军离开了镇州前去太原搞定北汉,而这一变动彻底打乱了他的原计划,甚至为后来的高粱河之败埋下了伏笔。
悲哉!
惜哉!
:()北宋帝国兴亡史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