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在这亲征之路上一直磨磨蹭蹭的赵恒。
大军刚离开京城不久,赵恒在半路上接到了从开封传来的急报:留守京城负责监国的雍王赵元份突然身中暴疾无法理事!
再没有比这更晦气的事了,赵恒为此而不得不紧急重新安排回去监国的人选。
几经考虑之后,赵恒选出的这人是参知政事王旦。
当面领受任命后,王旦突然向赵恒提出了一个要求。
“陛下,要我回去代理监国也可以,但是请你现在把宰相寇准叫来,臣有话要说!”
寇准到了之后,王旦向赵恒问道:“陛下,如果我回去之后在十日内没有得到前方的捷报,那么我该怎么办?”
十日?王旦的意思很清楚,如果赵恒这次御驾亲征不能在十天之内击退辽军,或者是被辽军击败,那么到时候他在京城里该如何应对那极度险恶的局势?王旦这话说得很隐晦,他就差没有说如果皇帝陛下你死在了澶州,那么他该怎么办?赵恒当然能够听得懂王旦这句话的意思,他沉默良久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波谲云诡的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值此两国最高统治者直接面对面较量,如果双方几十万人马真要打起来指不定是谁会下地狱,赵恒也是心里没底。
沉思良久之后,赵恒颇为有些悲壮地对王旦说道:“立太子!”
这话几乎就是赵恒在提前交代遗言。
王旦这样做其实无可厚非,他只是在未雨绸缪而已,可这却不可避免地让隐藏在赵恒内心深处的恐惧开始持续发酵。
这里顺便说一点,在《宋史》的记载里王旦是在这年的十二月才因为赵元份的暴疾而受命回去代理监国之职,可这明显说不通。
如果按照《宋史》所提到的这个时间点,这时候宋辽双方已经达成了和议,辽军这时候甚至已经完全回到了辽国境内,既然如此那王旦又何来的“十日不得捷报,将若之何如”
的说法呢?王旦这话明显就只有在赵恒前往澶州的路上才有可能说得出来。
考虑到元朝人在编修《宋史》、《辽史》和《金史》上的巨大工作量以及他们完成这三部史书前后所用时间之短就无法不让人对其中的某些记载产生质疑。
继续来说赵恒。
前面已经交代过赵恒在亲征的路上得到了王继忠再次写来的信,他在得知曹利用还被王钦若“扣留”
在大名府的消息后便下诏让王钦若放人以便让曹利用前去辽营议和。
在这之后,让毕士安和寇准此前都担忧不已的幺蛾子终于还是出现了——被赵元份的暴疾和王旦回开封前的那一番话给整得心神不宁的赵恒再次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当亲征大军到达韦城县(今河南滑县)后,也就是在辽军抵达澶州的同一天,赵恒突然停住不走了。
赵恒的退堂鼓是由两方面原因促成的,首先就是王继忠写来的信。
他这时候才明白为何曹利用出去了那么久却没有传回丁点的有关于议和之事的奏报,原来和谈根本就没有开始。
既然如此,那为何不等到曹利用传回消息后再决定是否要御驾亲征呢?毕竟战场可不是游乐场,而且他也对宋军能够击退辽军没有多大的把握和信心。
另一个让赵恒打退堂鼓的原因就是他身边的那些“胆小鬼”
。
此行跟随赵恒亲征的某些大臣再次于私下里建议他不要再往前走了,还是去南唐的故都金陵暂避一下为好。
这些人具体都是谁在史书里没有交代,此时王钦若虽然被寇准给拖到大名府去站岗了,可继承了他逃跑精神的人却大有人在。
这些人向赵恒分析了眼前的形势:辽军一路南下无可阻挡,陛下你去了澶州简直就是羊入虎口,而且你上个月就诏令王超前来澶州与你的亲征大军会合,可王超直到现在都没有动身,此时难保他没有别的心思,他可是手握十几万大军。
陛下可别忘了后晋时期同样在辽国大举南侵时拥兵自重的杜重威,后晋就是亡于他和辽国人的暗中勾结。
所以,陛下你完全没有必要以身犯险,打仗的事交给李继隆他们就行了,而你还是先去金陵避险吧!
耳根子极软的赵恒就这样被说动了,他不想再往前走了。
他当即命人把寇准叫到他的行营,看样子他是准备把寇准带着一起去江南旅游一番。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