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章 大兴文教(第2页)

此书的规模相较而言就要小一些,全书总计500卷,收录的是自汉魏到唐朝时期的各种小说,其中神仙鬼怪类小说占据大多数,也有各种野史传说以及民间流传的奇闻怪事和趣味杂谈,所涉及的人物除了神仙鬼怪,还有和尚、道士、民间豪侠、医生、相士、地痞无赖等等。

清代的蒲松龄有部家喻户晓的神鬼小说集《聊斋志异》,但如果将其与此书相对比才会让人知道何为莹莹之火何为旭日之光,甚至是如今的各种玄幻和穿越小说都得认此书为祖宗。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这部书对中国的小说类文学事业的贡献几乎是起到了奠基者的角色,正是因为有了它的诞生和流传才为后世保留了千年之前的文化瑰宝。

何为文明?狭义地说——文字即文明。

这个东西看似不重要,远不如衣食茶饭对我们重要,可我们这个民族之所以有资本和资格炫耀自己的文明和文化就是靠的这个东西,而由文字汇聚而成的各种书籍和文献资料则让这种文明和文化成了任何人都无法抹杀的铁证。

如今我们在宣扬自己的悠久历史时都会提到《二十四史》,但这只是历史,而我们的文化和文明则无法借由那些史书得以获得全面地展现,但《太平御览》和《太平广记》的出现填补了这个空缺。

因而,不管我们每个人对赵光义的人品有怎样的定义,但作为宋太宗,他下令编撰的这两部书对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贡献是必须要得到尊重和承认。

赵光义喜欢读书,这一点是无需置疑的,作为一个日理万机的帝国皇帝,他也仍然经常抽出时间读书。

《太平御览》成书之后,他每天要读三卷,总计一千卷的书被他用一年时间给读完了。

要知道这部书的总字数达到了将近五百万,也就是说他每天要读将近一万五千字的书。

这个概念应该很好理解,就拿我们自己来说,我们每年读了多少书?关键在于,他是皇帝,每天家事国事一大堆,但他硬是在一年时间里读完了这部巨书,而且很显然的是,他这一年里不可能只读了这一部书。

我这里不是想要吹捧他,但说句心里话,单单在这件事上他的所为足以让我们很多人为之汗颜。

有句话叫做——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作为皇帝,赵光义通过自己的亲身示范让宋朝上下掀起了一股崇尚文化的风气,而这种风气一直在宋朝的整个历史里蔓延,他的儿子赵恒在这上面则是更上一层楼。

为了号召子民们崇尚文化学习文化,从赵恒的笔下流传下来了一首经典的《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以上种种,想必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事业为何会在宋朝被推上巅峰。

有句话我不想说但我又必须要承认,这一切的起源都得归结到赵光义的身上,与其说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之祖,倒不如说赵光义才是真正意义上配得上“祖”

这个庙号的宋朝皇帝,他在宋朝身上打下的个人烙印远比他的哥哥更深。

如果赵匡胤不是突然死亡,如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不是赵光义,那么宋朝在历史上所留下的模样就绝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个样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那么,对于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而言,这究竟是幸事还是祸事呢?这究竟是无尚的荣耀还是扼腕叹息的遗憾呢?这个问题很难说得清楚,万事万物都有其两面性,世间没有永远正确的道路,也没有永远能保持正确的真理。

不管怎样,至少在文化方面、在当时的儒家学子的眼里赵光义的形象是熠熠生辉的,这一点没有争议。

大规模地提升科举考试的录取率之后再又大量重用文人为官,而后又编撰巨书,做了这些赵光义还是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他还需要一个肉眼可见的图腾来为这件事画上最后的句号。

中华民族自诩文化礼仪之族群,这个绝不是在往自己的脸上贴金,我们对文化的崇敬可不止是表现在嘴上和书本里,无论国家乱成什么样,无论哪个政权登上历史舞台,我们都始终在创造并保护我们的文化资产。

土匪山贼大多只会抢劫金银珠宝,但作为统治阶级和统治者,在他们取得政权的过程中除了抢地盘之外,他们也抢各种文化古籍和书法字画,就连朱温这种糙老爷们儿都知道要修建国家图书馆用以存储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各种文化古籍。

我在这里把朱温搬出来其实还说大了一点,要知道后来刚从深山老林里钻出来的女真人在洗劫开封时都知道要把《资治通鉴》和苏轼的文集作为重点搜罗的目标。

未及开化的凶蛮野人尚且如此,那就更别提被孔孟学说已经教化了千年之久的汉民族本身了。

赵匡胤建国之初,宋朝的馆藏图书有一万两千余卷,平灭后蜀又从蜀川抢了一万三千余卷运到开封,覆灭南唐之后又从李煜那里抢了两万多卷书籍。

同时。

赵匡胤还下令天下臣民向朝廷献书,如此一来宋朝用以存储各类书籍的三馆(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就存积了海量的书籍。

说来也是让人有些不可思议,宋朝的三馆其实是从前朝继承下来的遗产,而这个前朝要追溯到朱温的后梁。

梁唐晋汉周,中原王朝不断更迭,但三馆一直没有挪窝,连翻新和扩建都没有做。

所谓的宋朝国家图书馆其实就是几十间地处低洼之地的老旧房子,而且显得破烂不堪,仅仅只是能够遮挡风雨,四周还经常有大队的军卒和小商小贩随时走动,整日都是一团乱哄哄的景象。

如此环境,以至于翰林院的那些学士们都不在三馆里办公,而是自己去另找安静的地方。

赵光义这个:()北宋帝国兴亡史

热门小说推荐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

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官路扶摇

官路扶摇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医道官途

医道官途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步步升云

步步升云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