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重新回到翰林院,已是三天后。
盛昭宁仍旧继续留在文渊阁为十五皇子授课。
她以为魏珩一定会过问那日的事情,可他却只是关心了一下她的身体,得知她没有不适后,便贴心的没有再多问。
盛昭宁对他是感激的。
魏珩这个人真的很好,若非立场不同,她绝不会做出任何伤害他的事。
只可惜,这一辈子,她只能亏欠于他转眼又是半个月后。
北方旱情越发严重,礼部并太常寺一同准备的雩祭将在天坛举行,届时皇帝会亲自到场同文武百官焚香祈雨。
盛昭宁也在此列。
清早,百官齐聚圜丘坛内。
禁卫军从里到外层层把守,因是大祭,天坛外围满了前来看热闹的百姓。
祭坛两侧则站着乐师和仪仗队伍,文武官员分列两队,站于皇帝身后。
盛昭宁跟随在文官队伍末尾处,白皙清峻的面容在一众官员中很是显眼。
仪式开始后,皇帝口念祭词,太子跟在一旁,同皇帝一起焚香祭拜。
祭坛内摆满祭品,最上面一层是大魏历代皇帝的牌位,意为先祖上苍齐佑。
盛昭宁的目光向那一排排的木头瞧过去。
大魏历经十几代,开国皇帝曾经只是一介庶民,靠着一支几百人的队伍一步一步打下了如今的万里河山,又在定国号的时候,一改不以姓氏为国号的规矩,将打下来的天下冠以“魏”
姓。
从此魏家便成了天下之主。
而当朝皇帝的皇位得来同样不易,先帝子嗣众多,迟迟不曾立储,直接导致下面的几个儿子为了储君之位争得死去活来。
镇北王与皇帝原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其生母是先帝贵妃,圣眷深浓,又在北境屡立战功,原本是最有望夺得储君之位的人选,却不知为何,最终还是选择放弃争储,留在了边关。
皇帝登位后,对这个自己这个皇弟颇为忌惮,可二人之间还远远没有达到剑拔弩张的地步,毕竟皇帝之所以能登上帝位,靠得还是镇北王自愿退让的缘故。
可是后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兄弟二人彻底反目。
镇北王不再掩藏自己的野心,在北境屯兵养马,野心勃勃,势力迅速扩大,成为时刻对准京都的一支利箭。
二人相互争锋多年,弄得朝野动荡,边关不宁。
直至此刻,边关持续了十几年的战争,终于罢休。
镇北王回京之后,又不知会展开一场什么样的腥风血雨。
“跪——”
太常寺卿站在祭坛边缘,大声朝众人道。
所有人齐齐跪下,朝天地及大魏先祖皇帝三叩首。
“再跪——”
“三跪——”
盛昭宁跟随众人动作,行三跪九叩大礼。
祭坛外围,百姓也齐齐跪地,诚心祷告,以求上苍庇护,早日降下甘霖。
跪拜后,太常寺继续主持迎神、送祭、彻馔、送神、望燎等事宜。
至仪式结束后,整场雩祭已持续了两个多时辰。
天边仍是烈烈灼阳,丝毫不见雨色。
皇帝祭完天地祖先,便要朝祭坛下方走去。
百官仍旧候在道路两侧,等待皇帝先行。
就在魏帝刚刚走至队伍末位时,突然,一支利箭毫无防备的从远处袭来。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