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6章 大理寺正(第2页)

孟婆子日日鸣冤,李县丞独守平河县,村民自护沈家祖坟,不让任何人不明真相的人搅乱沈家列祖列宗的安宁。

每个人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在保护他。

而沈同书,遇见了同样好的魏珩。

那被强权险些压塌的脊梁,终于有人可以为他重新扶起。

魏珩命人封存好了所有的证据,只待回京之后,呈于御前。

待灾情彻底稳定下来,众人终于重新启程,返回京都。

回京那日,北风呼啸。

冀州所有百姓自发聚于城门前,沿途百里,跪地相送。

严寒北风下,长长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尽头。

没有人比百姓更能分清掌权者的好坏,谁对他们好,谁便能获得最崇高且真挚的恭敬。

人人怀揣着不舍,目送着太子殿下的车马不断行远,直至再也消失不见。

一月后,京城。

太子车驾抵达京都时,魏帝亲迎。

这一路回来的都极为顺利。

灾情平复后,各地流寇便也纷纷散去,不必再为了填饱肚子去过刀口舔血的生活。

此番随行官员论功行赏,魏帝深深地看了一眼盛昭宁。

太子遇险之时,盛昭宁舍命相护一事早已传遍京都。

魏帝欣慰之余,更多的还是对她的感激。

太子不光是大魏的储君,更是他的儿子。

儿子遇难,有人肯豁出命去跳河保护他,这让魏帝怎能不对她心存谢意。

不过私心之处不可公然挑明,只是在封赏的时候着重加厚。

魏珩将沈同书一案昭告天下,朝野惊骇。

皇帝盛怒,严令三司全力调查,不容有失。

陶淞身为大理寺卿,见此情形在早朝上顺势提出将盛昭宁调任至大理寺一事。

“陛下,翰林院修撰盛昭宁于沈同书一案中力查内情,还溯真相,对此案细节也知之甚详,臣恳请陛下恩准,将盛昭宁调任大理寺,协查沈同书案。”

此言一出,众人的目光齐齐落在盛昭宁身上。

状元入翰林院后,一般要为期三年才可晋升。

虽知盛昭宁深受陛下与太子青睐,但她如今入朝尚还不足一年,这时说调任,是否有些言之过早了。

魏帝早就知道陶淞有心让盛昭宁进他那里,且以盛昭宁的所长之处,也的确更适合进大理寺。

何况魏帝本就有心厚赏,除金银外,官位能升一番自是更好。

于是便顺着陶淞的话道:“翰林院修撰盛昭宁,于法治一途颇有建树,今又涉足沈同书一案,详解内情,即日起,受封大理寺正一职,同时留任翰林院修撰。”

旨意一出,众人又对盛昭宁究竟有多受圣意眷顾一事有了新的认知。

大理寺寺正为正六品之职,上还有大理寺丞,大理寺少卿。

再往上就是大理寺卿。

虽官职不大,但比之从六品翰林院修撰已是升了半级。

更何况陛下还专门为他保留了翰林院一职,也就是说三年之后盛昭宁还可走翰林院晋升之路,前景堪称一片光明。

:()折玉骨

热门小说推荐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梯险情

官梯险情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升迁之路

升迁之路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

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