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甄氏微微颔首,“我没什么意见,老爷呢?”
颜应祁看了解氏一眼:“你们同样都是我的妻子儿女,难道你们的吃穿住行还得另出,是我养不起你们吗?厨房可以另外建,但耗用都从我账上出。”
解氏却想的更透彻,她道:“老爷,实在是不必如此,京城居住可大不易呢!
这样也太劳烦大嫂了。”
累倒是不累,甄氏可不愿意用大房的银钱养三房的人。
颜应祁也看出来了,就道:“既然你们都坚持,那就这样吧。
东跨院给景昭夫妻住,西跨院给景璋夫妻住。
至于她们姐妹四人,倩娘和莹娘跟着大夫人你住惯了,还是她们一起住,住咱们正房的后罩楼里正好。”
甄氏一口应下:“老爷安排的极好,二娘和四娘自小一起长大,感情很好。”
“嗯,既然如此,那宁馨就和窈娘一起住吧。”
颜应祁看着解氏道。
笑话,解氏当然不同意了,倒不是她对颜宁馨有什么看法,而是颜宁馨的性格,之前就和周陵光相交没有界限。
不是解氏迂腐,而是这孩子已经十三岁了,是定型了的人,再者她和莹娘不和,未必和窈娘就和。
所以,解氏笑道:“我倒是巴不得大姑娘和我们三姑娘作伴呢,可我那个窈娘喜欢早上练琴,我都被她吵的受不了了,我就怕委屈了大姑娘。”
颜宁馨是大房的人,凭什么她和莹娘相处不好,自家窈娘得哄着人,窈娘也是她们三房的大小姐好不好?
这话已经说的极其委婉了,更何况甄氏才是颜宁馨的继母,放在解氏这里算怎么回事儿呢?
颜应祁哪里不知道这些,只是甄氏提前和她说,颜宁馨和莹娘脾性不和,看来解氏也不想要颜宁馨,他只好道:“既然如此,就让宁馨住西厢。”
甄氏也不好再反对,只好答应。
至于其余零零总总,两边都提出些许意见,解氏并不咄咄逼人,甄氏也表现出完全尊重,颜应祁的心里才松了一口气。
因此,解氏回来之后,把儿子媳妇还有女儿都喊过来,说了颜应祁的安排。
“你们夫妻就住在东跨院,但一应耗费都由我们三房支出,大哥儿媳妇,以后在京中,就不能和金陵一样,也怪我之前没有立规矩,平日你可以不必时常过来,但初一十五要过来晨昏定省,否则,我们三房就会被人家说没规矩的。”
解氏看了关氏一眼。
要到京城了,她这个儿媳妇也得调教好,不能和三老太太一样。
三老太太曾经差点被外室逼的走投无路,后来同意颜应祁兼祧,才得以获得大房支持,再者,三老太太性情蛮横,尽失人心。
若儿媳妇还是那般行事,将来得罪的人,还得她去擦屁股。
关氏听了,心中一凛。
颜景昭当众问她:“你平日都不给母亲请安吗?”
解氏摆手:“她都晕船晕成那样了,如何请安?这就不要苛责她了。”
窈娘听说自己单独住,高兴极了,这些日子和姐妹们同住,无论做什么都在她们眼皮子底下,她练琴也会被说吵闹,下人们彼此也容易起争端。
“进了府里,下人一定要约束好,不能生事。
窈娘,包括你如今也大了,也不能放任,知道吗?”
解氏看着女儿道。
窈娘重重点头:“请娘放心。”
这个时候关氏才意识到她这位婆婆其实一点儿也不面瓜,甚至非常有手段,在内宅可以和甄氏抗衡的,甚至她比甄氏还得宠。
之前一直隐忍不发,后来釜底抽薪,三老太太根本斗不过她。
说完这个,解氏又笑了:“马上就要到京城了。”
颜家住在安仁坊,这个大宅子还是当年大老太爷和三老太爷在颜应祁成婚时买下的,住在这里的人,几乎都是权势富贵一流的人。
窈娘一路行来,只觉得京城和金陵完全不同,金陵这个时节还颇冷,尤其是冬天,有一种冷到骨头缝里的冷。
北方却是干冷,春寒料峭时,她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袄,下马车时,还披上斗篷,连昭君帽都得戴上,要不然那凛冽的北风让人脸上跟刮刀子似的。
解氏管家多年经验丰富,进门之后先找到自己住的地方,甄氏在五进,她们住四进,因为五进那里带后罩房,要更大一些,大房的人也多一点。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