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太宗嘉许他说:“卿能如此执法,朕还有什么可忧虑的。”
戴胄曾多次冒犯太宗,秉公执法,太宗全都听从了他的意见,天下冤狱渐少。
时下,人们常用“黑头不如红头,红头不如笔头,笔头不如口头”
这句话来讽刺社会上一些权大于法的现象。
有法不行,法就是一纸空文。
君王带头蔑视法律,各级官员就会上行下效。
到了最后,所谓法便沦落成替权贵服务、可有可无的工具,公平正义和社会秩序将荡然无存,国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10】清廉不是装出来的有人举报魏徵袒护亲属,太宗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结果一无所获。
温彦博向太宗报告:“魏徵做事不注意规避嫌疑,虽内心无私,却也有所不妥。”
太宗让温彦博找魏徵谈话,告诫他“今后要远避嫌疑。”
一天,魏徵觐见,对太宗说:“臣听说君臣一体,应当以赤诚相待。
如果我们上上下下为了避免引起误会,就远离嫌疑不去做事,人人摆出一副清高廉洁的样子,那我们国家兴亡与否可就难说了。
您的教诲,臣不敢接受。”
太宗赶忙制止他:“我已后悔说这句话了。”
魏徵话风一转,诚恳的说:“臣有幸事奉陛下,愿您让臣做良臣,切勿使臣成忠臣。”
太宗诧异的问:“这有区别吗?”
魏徵答:“后稷、子契和皋陶,他们与君王齐心协力、共享荣华,是良臣;龙逄、比干与君王当面争论、身死国灭,是忠臣。”
太宗大悦,赏赐魏徵绢五百匹。
【1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岭南酋长冯盎、谈殿等人相互攻击,很久没有入朝参见,邻近各州多次举报冯盎造反。
由于距离遥远,无法查证真伪,太宗诏令大将蔺謩发动江、岭等地数十州兵力讨伐。
魏徵劝谏说:“中原刚刚平定,岭南瘴气弥漫,路途险远,不利于大军进驻。
况且冯盎造反并无实据,不宜草率出军。”
太宗问:“告发他的人络绎不绝,怎说并无实据?”
魏徵答:“冯盎如想造反,必会分兵把守险要地段,攻打掠夺附近州县。
现在告发他造反已有几年了,至今没见他率军出境,足以证明信息或许有误。”
“邻近各州怀疑他,陛下又不派使者去调查,他心里怕死,哪里还敢入朝。
如果您能委派一名大臣,向他表明朝廷诚意,他定会乐于免除灾祸,那就无须再劳烦军队了。”
太宗听了魏徵的话,派大臣李公掩携朝廷符节前往抚慰,冯盎大喜,立即让儿子冯智戴随李公掩回朝参见,以示忠心无贰!
太宗高兴的说:“魏徵让我派一介使者,岭南随即安定。
由此可见,一句谏言足以胜过十万大军!”
太宗问魏徵:“君王处事,什么是明、哪些为暗?”
魏徵答:“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当年尧帝体察民情,所以有苗的恶行能够及时发现;舜帝广纳群言,因此共工、鲧、驩兜才不能逃脱罪责。
秦二世偏信赵高,梁武帝偏信朱异,隋炀帝偏信虞世基,最终都身死国亡。
由此可见,君王若肯认真听取臣子意见,就会耳聪目明,不会受到他人蒙骗。”
太宗对侍臣说:“人们都说天子至高无上没有忌惮,朕却不这么想,上有皇天监视,下有群臣仰望,每日兢兢业业,都还担心所做之事不合皇天意图,不达人臣期望。”
魏徵说:“这实在是天下大治的要义,希望陛下慎终如始,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大唐气象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官场是什么?官场是权力的游戏。官场远比江湖更为险恶。千帆竞渡百舸争流!跨过去那就是海阔任潮涌风劲好扬帆!官场的规矩是什么?正确就是官场的最大规矩!重活一世。刘项东洞悉一切。他不仅能正确,还会一直正确下去!重生是风自身为鹏大鹏一日同风起,这辈子,我刘项东要扶摇直上九万里!...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