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36章 白袍军和北府兵(第2页)

陈庆之北伐军总数七千左右,这一点基本上无异议,但兵种究竟是步兵还是骑兵?就当时的客观条件,以及史书的记载,我认为陈庆之北伐军的兵种既不是纯粹的步兵,也不是纯粹的骑兵,而是步骑兼有。

《资治通鉴》也采信“三千骑兵”

的说法。

后来洛阳失陷,陈庆之东撤时,梁书记载“庆之马步数千,结阵东反”

也说他部下步兵骑兵都有。

大都认为陈庆之北伐军步兵骑兵都有,大致上步骑相当。

据《梁书陈庆之传》记载“遂至睢阳。

魏将丘大千有众七万,分筑九城以相拒。

庆之攻之,自旦至申,陷其三垒,大千乃降。

时魏征东将军济阴王元晖业率羽林庶子二万人来救梁、宋,进屯考城,城四面萦水,守备严固。

庆之命浮水筑垒,攻陷其城,生擒晖业,获租车七千八百辆。

仍趋大梁,望旗归款。

颢进庆之卫将军、徐州刺史、武都公。

仍率众而西。”

连破丘大千和元晖业两军。

不过这段记载有两个问题,首先,丘大千这种连正式将军职号的偏将,不可能有众七万之多。

之所以出现这种记载,有两种可能。

第一,梁书的编撰者站在南朝的立场,夸大丘大千的兵力,以突显陈庆之的战功;第二,据《梁书陈庆之传》记载,之前在徐州,丘大千曾和陈庆之交过手,结果被陈庆之一鼓而下,输得非常狼狈,这一战可能故意夸大军数,好给自己壮胆。

其次,元晖业战败被俘之后,魏诸城“望旗归款”

,这又是为什么,仅仅因为陈庆之那七千多人马战无不胜么?陈庆之能够仅率七千之众北伐,一方面因为选择了最适当的时机,另一方面,这七千兵马本身是精锐应属无疑。

但是,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这里就要提到元颢这位魏主了,元颢原本是北魏的北海王,父亲北海平王元详是献文帝的儿子,孝文帝的弟弟,和孝庄帝元子攸是堂兄弟,是北魏的宗室近亲,所以之前薛琡才主张“颢帝室近亲,来称义举,其势难测,宜先去之。”

元颢在北魏官员之中还是具备一定号召力的,由于他的存在,陈庆之连胜两阵之后,进展才可能那么顺利,几乎未遇抵抗,就进兵荥阳。

荥阳一战的经过,在开篇陈庆之北伐兵力时已经一并详细分析过,不再赘述。

唯一可能存疑的是当时荥阳守军如果真是七万精锐之师,为何不出城应敌,只是死守?当时北魏两大主力军团都不在河南一带,很可能那七万只是号称,或者即使真有七万,也不像梁书记载的那样是精锐。

:()三国:乱世枭雄,建立最强王朝

热门小说推荐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

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官路扶摇

官路扶摇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医道官途

医道官途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步步升云

步步升云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