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长安,兴庆宫。
“潼关那边怎么样了?”
李隆基憔悴地坐在逍遥座上,杨国忠、韦见素、房琯、陈希烈、崔涣等人立于两边。
杨国忠作为领头羊,率先站出来回禀道:“陛下,如今潼关固若金汤,无需担心。
微臣早起去议政堂办公之时,听闻坊间传言,潼关本就固若金汤,大军甚至有能力反攻,但哥舒翰欲养寇自重,故意不出击。”
李隆基听了杨国忠的话,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他的手指不自觉地在逍遥座的扶手上轻轻敲击着,沉吟片刻后说道:“这传言可属实?哥舒翰身为大将,应当知晓此时的局势,怎会做出如此行径?”
杨国忠见状接着说道:“坊间还言现吐蕃吊祭使崔光远果敢有谋,勇冠三军,如若换他为潼关守将,如今必然能坚守潼关的同时,将叛军赶出京畿一带。”
李隆基皱了皱眉头,一旁的高力士见李隆基疑惑的样子,连忙附在李隆基耳边补充道:“崔光远是博陵崔氏第三房,前房州刺史崔敬嗣之孙,现在任吐蕃吊祭使,任上多有政效,对维护我朝与吐蕃的关系做出了不小贡献。”
李隆基听了高力士的话,微微点头,但脸上的疑虑并未完全消散。
他转而看向韦见素,问道:“韦爱卿,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韦见素看了眼杨国忠,随后上前一步,恭敬地答道:“陛下,臣以为临阵换将实非明智之举。
哥舒翰将军镇守潼关已久,熟悉当地军情地势,且麾下将士皆听命于他。
如今虽有传言,但无真凭实据,不可仅凭坊间之言就轻易更换主将。
一旦换将,新帅与将士需时间磨合,期间若叛军来袭,恐生变数。
再者,吐蕃虽与我朝有往来,但崔光远在军事上的才能尚未在我朝战场上得以充分验证,贸然启用,风险太大。
还望陛下三思。”
新任的户部尚书房琯却不同意韦见素的观点,他站出队列禀报道:“陛下,现如今淮南、河南的沦陷,导致税收预计减少了一成多,朝廷的财政压力日益增大,而哥舒翰将军长期驻守潼关却毫无作为,十几万大军的粮草军需耗费巨大,长此以往,恐难以为继。
臣听闻那崔光远不仅有勇有谋,还善于治理地方,若他接任潼关守将,或许能在坚守的同时,找到破敌之法,缓解朝廷的财政困境,此不失为一个可行之策啊,陛下。”
杨国忠在一旁点头称是:“房大人所言极是,如今这财政吃紧,哥舒翰又迟迟不动,实在是让朝廷不堪重负。
崔光远的能力有目共睹,让他去潼关,说不定能打破这僵局。”
韦见素着急地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因这一时的财政困难就仓促换将啊。
一旦潼关有失,京城危矣,届时别说是税收减少,整个大唐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哥舒翰将军按兵不动,定有他的考量,或许是在等待最佳战机,我们应给予他信任和支持。”
陈希烈也开口道:“陛下,臣觉得可先派人去潼关督促哥舒翰将军,让他尽快制定作战计划,给一个明确的答复,也好让我们心中有数,再做定夺。”
李隆基面露难色,他深知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一方面担心哥舒翰真的如传言所说“养寇自重”
,另一方面又害怕临阵换将引发更大的危机,况且财政问题也确实迫在眉睫。
他沉思良久后,说道:“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草率决定。
朕会再斟酌诸位爱卿的意见,同时派人去潼关仔细打探情况,查探虚实。
在这期间,潼关的防务切不可有丝毫松懈,一切照旧行事。”
说罢,李隆基疲惫地摆了摆手,示意众人退下。
他独自坐在逍遥座上,眼神忧虑地望着远方,心中暗自权衡着利弊。
……山南东道,新野。
“叛军这么久没有动作了,怎么个事啊?”
李嗣业在城楼上疑惑地低声囔囔道。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