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所以为何不将口税和人数分开,而和财产挂钩呢?”
当赵不息说到这里的时候,萧何整个人屏息凝气,生怕错过了赵不息的任何一句话。
他思考了数十年也没有找到问题和解决方法的东西,就在赵不息短短几句话中,萧何看到了一条散去了迷雾的光明之路。
赵不息接着侃侃而谈:“将人头税,也就是口税,和劳役一起并入田税中不就可以了。
取消人头税,将人头税的部分归入田税之中,地多则多缴纳,地少则少缴纳,无地则不缴纳。
这样一来可以减少黔首的负担,二来也可以让没有田地的黔首可以离开故土去其他地方做工讨口饭吃。”
至于那些做工的黔首的税赋怎么办?往后再推出个人所得税呗。
这个方法也是后世很有名的方法,叫做“摊丁入亩”
。
其实很多人认为清朝的人口爆炸性增长是因为红薯和土豆的引入,可其实红薯和土豆早在明朝就已经进入中国了,可明朝和清初的人口并没有翻倍增长。
而且无论是明朝还是清朝,主食一直都是小麦和水稻,从未将红薯土豆作为主食过,顶多只是在灾年种植作为辅粮。
可实际上人口开始爆炸性增长的时间就是从摊丁入亩税收政策的实施开始的,从雍正前期人口七千万到道光年间人口突破四万万,短短百年,人口翻了五倍多。
同时也杜绝了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土地兼并。
缴纳税赋不再是按照人口了,而是按照土地,你家里土地多那就多纳税,穷人家里地少那就少纳税,地多的占不到便宜。
赵不息的话说完,却久久没有等到回应,正当她纳闷的时候,萧何才从呆滞中回过神来。
他用一种十分复杂的眼神看着赵不息,久久,萧何忽然长叹一声。
“我曾认为自己治理百姓的能力已经是顶尖了,殊不知我却如斥鴳一般,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不知世间还有黑石子这样扶摇九万里的鲲鹏啊。”
萧何站起来,对着赵不息长揖:“我先前竟然认为您是沽名钓誉之辈,是我蝼蚁之目,看不到您的本事。”
其实这些都是前人,啊不,现在我是前人,这些都是后人的智慧。
赵不息心想,你萧何的确是名相,可后来几千年出了多少不下于你萧何的名臣,不照样没有想出好办法吗。
不过既然她知道,那肯定是要拿出来了,能让天下黔首吃饱饭的方法,自然是多多益善。
赵不息也站起身,浅笑着:“您的志向是做天下人的门客,为天下人谋利。
我的志向是让天下人吃饱饭,而这大半年来我在沛县所作所为您都看在眼中。”
“如今,您可愿意接受我的招揽,做我赵不息的门客呢?”
萧何与赵不息四目相对,他们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坚定。
或许在这世上,毕生之愿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天下黔首的人很少,萧何是其中一个。
而恰好,赵不息是让萧何看到能让自己毕生所愿实现的那个人。
“萧何,愿为黑石子门客,任凭您差遣。”
萧何深深拜下。
赵不息亦是俯身长拜,“我得萧何,如鱼之得水也。
还望萧何日后能相助与我,天下黔首的安定,就要靠您了。”
这番话一出来,萧何顿时感动极了,他没想到赵不息竟然如此器重他,甚至将她自己比作鱼,将他比作水。
于是萧何更加觉得自己选择的主君同自己乃是主客相得。
赵不息则心想,她怎么又说了一次如鱼得水啊,本来想着这次变一变说法的,也没来得及,下次再招揽门客的时候一定要换个说法。
吾之子房?不行,张良还没什么名气呢。
吾之周公吧,周公这时候就很有名气了,下次再招揽大才,就拉着他手,含情脉脉“卿真乃吾之周公”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